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仍然高企,引发了人们对此类风险对经济金融稳定潜在影响的担忧。
战争冲突、外交紧张局势或恐怖主义等冲击可能会给跨境贸易和投资带来扰动。这会损害资产价格,影响金融机构,并导致对私人部门的贷款减少,从而对经济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并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由于此类风险独特、罕见且持续时间和范围不确定,投资者很难对其进行定价。当地缘政治冲击发生时,它们可能引发市场的剧烈反应。
正如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的一章[链接]所述,在重大地缘政治风险事件(以提及不利地缘政治形势及相关风险的新闻报道频率提高来衡量)期间,股价往往会大幅下跌。在此类时期,各国股价的平均月跌幅为1个百分点左右,不过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跌幅要大得多,为2.5个百分点。
在不同类型的重大地缘政治风险事件中,国际军事冲突对新兴市场股价的冲击最为严重,这可能是因为与其他事件相比,国际军事冲突带来的经济扰动更大。在国际军事冲突中,股票回报的平均月跌幅高达5个百分点,是所有其他类型事件中跌幅的两倍。
此外,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也可能会影响公共部门,因为经济增长会放缓,而政府支出会增加。因此,在地缘政治事件发生后,主权风险溢价(以在违约情况下提供保障的信用衍生品的价格来衡量)通常会上升;平均而言,其在发达经济体会上升约30个基点,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则为45个基点。这种金融压力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尤为严重,其主权风险溢价的增幅会高达四倍之多。
跨境溢出效应
地缘政治风险事件也可能通过贸易和金融联系对其他经济体产生溢出效应,从而增加传染风险。在一国的某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卷入国际军事冲突后,前者的股票估值平均会下跌2.5%左右。同样,如该章所示,当一国的贸易伙伴卷入地缘政治风险事件时,该国的主权风险溢价会上升,而对于公共债务较高(相对于经济产出而言)、国际储备充足率低且制度薄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来说,这种效应至少会放大一倍。
不确定性加剧是资产价格反应的主要渠道。地缘政治冲击往往会提高几个月内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不过,投资者已认识到了此类风险,对于遭遇冲击时可能表现较差的股票,他们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
最终,如果资产价格突然下跌,这可能会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造成不利影响,并可能对更广泛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产生溢出效应。例如,银行往往会减少贷款,而具有地缘政治风险事件风险敞口的投资基金则面临更低的回报和很高的赎回风险。
缓解风险
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似乎常会被不可预见甚至前所未有的事件所扰乱,但金融部门和主管部门仍可通过许多工作来维护金融稳定。
金融机构及其监管机构应配置足够的资源,用以识别、量化和管理地缘政治风险。例如,开展压力测试和其他分析,研究地缘政治风险与金融市场可能会如何相互作用。
此外,金融机构应持有足够的资本和流动性,以帮助它们承受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应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金融市场,以帮助投资者管理风险。最后,由于缓冲能力较弱的国家尤其容易受到地缘政治冲击的影响,充足的财政政策空间和国际储备可以帮助它们更好抵御此类扰动。
——本博客基于2025年4月《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第二章“地缘政治风险:对资产价格和金融稳定的影响”撰写。